沪苏湖高铁近期试运行跑完163公里的全程,耗时43分钟,平均旅速227公里,要知道沪苏湖高铁是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标准铁路,即便按时速280公里跑完全程在35分钟不到。主要的原因就是线路绕弯不能按达速运行,有“汾湖弯”,“松江弯”,尤其春申线路所进上海虹桥的90度直角弯,与沪昆高铁一样,限速严重。试运行中的沪苏湖高铁“松江弯”:沪苏湖高铁规划于2014年,2018年获批,2020年开工建设,直到今年年底建成通车,耗时10年时间。原本计划2022年能建成,其中主要的还是受到曾经的青浦线路方案、松江线路方案的研讨影响以及沪昆普铁外迁的线路统筹。按线路方位,沿着G50沪渝高速走向、也就是青浦线路,那么沪苏湖高铁将是一条顺直的线路,且线路总里程能少约20公里左右,湖州与上海将真正的进入半小时通勤。至于最终绕弯走了松江,舍弃青浦,这里面有客观上的原因,也有主观上的说法。沪苏湖高铁示意图客观原因:1、青浦靠近虹桥枢纽,在辐射范围内,而松江相对远离,从人口上来说,松江也更多。2、走青浦线路是新通道,必然增加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,且线路必经徐泾、赵巷等的别墅区,光拆迁费就得是巨款,建设成本比起松江线路的沪昆通道,要高得多。3、环保问题、淀山湖自然保护区环评获评难度较大。4、上海铁路枢纽规划、城市发展规划,个人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。要知道沪苏湖高铁,上海绝对是占据主导、有话语权的。上海铁路枢纽“四主多辅”格局中,松江是最重要的门户支点。沪苏湖与沪昆两大通道交汇于松江,既能串联上海南站、又能通过规划中的东西联络线直通在建中的上海东站。同时利于上海南站的“回归做大”,将普铁外迁至上海松江站布局,另外规划中的沪杭城际未来主线也只建到上海松江站,连站场都共线借用沪苏湖场。三条高铁线、三大高铁站在松江站化零为整、自由切换。松江还是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,所以无论是上海枢纽的总体规划布置,还是城市发展规划,松江显然更适合。上海铁路枢纽平面布置示意图而主观上的说法就是青浦主动放弃、甚至于“阻止”沪苏湖高铁。1、青浦“某些人”认为建设高铁会割裂城市,青浦有地铁17号线到达虹桥枢纽够了,主动将高铁拒绝引入青浦城区。2、G50沪渝高速沿线的徐泾、赵巷、九亭等区域是密集的城镇化地带,必经西郊高档别墅住宅区,自然不希望高铁噪音扰民,据说当年沿线居民还联合“上访”,不欢迎建高铁。3、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,在青浦人眼里,淀山湖就是他们的母亲河,出于对淀山湖的水源保护、生态保护,自然不希望区域建设高铁。汾湖弯:沪苏湖高铁示意图部分人吐槽线路上应该松江与南浔直连,也就是沿着大概S32申嘉湖高速的走向,根本不用过境苏州了。那就是变成沪嘉湖高铁、而不是沪苏湖高铁了,要知道,线路北曲吴江的“汾湖弯”(苏州南)本就在线路规划上,只是选择松江线路后才形成的。如果直连和沪昆通道过于接近了,苏州南部的吴江地区作为高铁空白,更需要横向铁路通道,放着通苏嘉甬高铁的苏州南不用,苏州不会同意的,本来就是沪苏湖高铁的规划。沪苏湖高铁让松江成为大赢家,拉开了其未来成为上海西南超级枢纽集散中心的序幕,两大高铁通道交汇于此,加之市域铁路快线、轨道交通地铁,妥妥的上海第一大辅助综合交通枢纽中心。上海松江站但不管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原因,青浦虽“失”去了沪苏湖高铁,但得到了上海市域铁路示范区线,相比于高铁,可能更加实用。这条市域铁路完全就是为青浦量身定做,原规划的线路从终点芳乐路站延伸至上海虹桥枢纽,对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、嘉闵线,且增设了青浦新城南站。全线10站点,其中8个站点在青浦境内,串联水乡客厅、朱家角、青浦新城、重固、徐泾等。上海示范区线在建中,2026年建成通车,其是沪苏嘉城际的组成部分,衔接水乡旅游城际、如通苏湖城际、苏淀沪城际等,是未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进入上海的主通道之一。这对于青浦未来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通来往,比起高铁,更加实用和便捷。再者,青浦东北区域可以去上海虹桥做高铁,西南区域可以去练塘站做高铁。上海示范区线示意图综上所述,沪苏湖高铁的“松江弯”、“汾湖弯”其实都是好弯,合理弯。青浦看似失去了沪苏湖高铁主线,成全了松江枢纽的做大,但实质在规划上得到了示范区线,是未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汇聚入沪的节点,与松江可谓皆大欢喜、携手发展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